本台记者:冀佳 实习记者:杨隆曼
本文为贵州交通广播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“
一生只干了一个岗位,而这个岗位是光荣的警察,守护人民就是守护忠诚。下面请看系列报道《为贵州最美警察喝彩——郭亚:大山脚下用誓言守护忠诚》。
”
“退休之后,您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规划吗?”
“有啊,不能再住在派出所了,那就租个房子,继续留在木黄镇,过完这一生。”
这位身材瘦高、戴着方框眼镜的民警,马上60岁了,明年一月份即将退休。他是郭亚,铜仁市印江县公安局木黄镇派出所的一名民警。
扎根古镇 守护革命老区
武凌主峰梵净山脚下的木黄镇,素有印江东大门之称。1934年9月,中国工农红二军团与六军团在这里会师。
1984年,27岁的郭亚在当了8年的教师后,投笔从戎来到木黄镇,成为了一名警察,从此扎根木黄守护革命老区。因为生活拮据,在木黄,郭亚没有自己的房子,和家人一直住在派出所里。从警33年,就在派出所里度过了30个除夕夜。年迈的老母亲一直想去梵净山看看,前年好不容易腾出时间,郭亚带着家人去游玩了一趟,除此之外,再也没有远行过。
从警33年,民警郭亚帮助群众800余人,找回迷失老人、儿童7人,共调解纠纷3000余起。据统计,郭亚主办治安案件283起,主办、协办刑事案件109起,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人,其中逃犯22人。
守护是对英雄最忠诚的礼赞
2013年县委政府在木黄修建会师广场,33000多平方米的征地牵涉到了众多农户。在修建过程中,每天都有阻工的情况发生。民警郭亚坚持白天上班,晚上做好被征地农户的思想工作,宣传法律知识,讲解红军历史故事。走访一个月多后,会师广场的矛盾纠纷全部得以化解,2014年会师广场顺利竣工。
每逢清明节前,为给祭奠者一个洁净的纪念环境,郭亚自发对红军二、六军团纪念碑展开清洁行动。
“我同老郭相识30多年了,类似清明节自发清洁纪念碑和排查辖区安全隐患工作,他32年来一直如此。”印江县木黄镇原政法委书记李朝学如是说。
备受村民爱戴的“郭所长”
郭亚从来没当过所长,但是村民们来所里办事,就找“郭所长”。谈及此事,木黄派出所教导员严江林介绍,“老百姓对老郭很信服。”
这些年,木黄派出所的所长、教导员换了多届,唯有郭亚坚守至今。
其实,郭亚也有多次可以进局机关的机会,但他都拒绝了。“我已经习惯了在基层的工作、生活,和木黄的老百姓有感情了,就守护他们吧。”
2012年大年初一的清晨,三合村村民杨某来到派出所报警称,家中耕牛在昨晚被盗。郭亚立即到杨某家中查看,发现牛圈门有撬开痕迹,遂确立为盗窃案件。风雪中,郭亚走遍了附近村庄。法网恢恢,三天后,耕牛在松桃县冷水乡红石板村庄的一山坡上被发现,郭亚等人未打草惊蛇,就地蹲守,将前来牵牛的嫌疑人陈某当场抓获。
“2011年,9·18洪灾的时候,大片的菌种都快被淹没,是郭警官带着所里的民警,冒着大雨帮我抢救菌厂。”
村民杨志文是郭亚从小看着长大的晚辈,2008年在外打工的杨志文回乡创业。在做家电维修几乎血本无归时候,郭亚给他买来书籍,建议他做野生菌种植。没有资金,郭亚就镇里、县里来回奔走,帮助杨志文贷款。
杨志文的野生菌工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种植野生菌。如今,野生菌种植和加工,已成为木黄镇的支柱产业之一,带动了当地村民日益富了起来。
杨志文(左)、郭亚(右)
作为一名守护一方的山区民警,除了希望村民致富,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郭亚关心的地方。
2014年7月17日晚上9点,窗外的暴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。派出所值班室电话声响起,革底村的一村民报警称:“我们村后山处有一条裂缝,可能会滑坡!”情况危急,郭亚和两名干警立即驱车赶往革底村。不料,警车坏在了离革底村还有3公里的路上。时间就是命令,磅礴大雨中,郭亚他们立即踩着泥路,向革底村赶去。
革底村老支书王道勇,回忆起那天晚上。四个小时不到,被泥浆裹满的三名警官把四个村民组202户、800多人安全转移到镇上。不到一小时后,整个革底村被掩埋在了泥石流中。
在这场7·12特大滑坡地质灾害中,因为转移及时,四组村民无一人伤亡。
革底村老支书王道勇
守护木黄,家人是最坚强的后盾
33载的坚守,郭亚的身边还有一位功不可没的人。他的妻子——田儒嫦。
据了解,郭亚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。自己年迈花甲,家中尚有80多岁的父母健在,妻子没有稳定的工作。为了家中两个孩子能上学,借的贷款到现在都还没还完。
在木黄派出所的负一楼,两个十平米的房间,就是他们的家。屋里的家具和电器不多,一张老式的花纹雕刻木床占据了屋里三分之一的面积。田儒嫦向记者介绍到,晚上两个人坐在那张旧沙发上看电视、聊天,是一整天中“最享福”的时候。
守护木黄。田儒嫦表示非常支持着郭亚,“他喜欢做警察,我当然支持他。一家人守在木黄,我觉得很幸福。在我心中,他是一个最好的警察。”
明年一月份时候,郭亚就要退休了。谈及这一生,他婉言自己没有多大的成就,只是完成了一名普通民警的职责。从警33年最大的收获,就是这红色古镇老百姓对他的信任。
他守护了木黄镇已有32载,他还会守护下去。
“与革命老区群众有感情了,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守护这片红色的土地。”
郭亚、田儒嫦、郭亚的孙子、郭亚的儿子郭淼(左起)
NEWS
更多热点
N
S
越野车猛转两圈连撞7人,现场监控拍下这惊险一幕!只因司机……
这款“捉鸡麻将”好多贵州人都在玩,里面的圈套和猫腻,你一定要小心……
贵州人注意!10月1日起千万别再乱发朋友圈!小心成为呈堂证供!
本台新闻热线:96952
发表评论